2024
2024-12-31
又到了 31 号这天,回想起来 24 年过得很快,回顾过去一些事,有的感觉就前几周的事,一看原来已经过去四五个月。照例在这天写篇生活记录。
学习
去年说今年要学下AI,总算有点进展,虽然进度不理想,但也算迈开了步伐。
学习如果没有一些事项引导,就很难进行,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直接在做的过程中学,真正进去做这个事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一些问题,解决这些问题过程就是很自然的逐渐学习和深入的过程。
没这个条件的话,就退而求其次,用分享输出的方式引导学习,所以我时隔四五年不写博客,今年又开始写了,主要就是让我的学习有个地方做完整的记录,有相应的引导。
在软件工程时代,一个功能能不能实现,原理链路大概是怎样,基本都能知道,上一轮以推荐为主的 AI 也大致能了解原理。而这次的生成式 AI 太魔法了,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也远超过去,完全不了解它是怎么回事很让人难受,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,学一些皮毛后感觉好一些。
不过最好还是机会边做边学,希望25年能多一些深入实践,让自己在创造的状态里学习。
今年 AI 继续快速发展,有几个时刻对 AI 的能力和带来的体验还是很震惊的:
- AI Coding:第一次用 cursor 的补全能力、compose 创建多个文件能力,第一次用 windsurf 直接创建项目跑起来,都让人震惊。虽然一些微调和 bug AI 还不能解决得很好,但做一个 demo 完全没问题,对程序员来说,也可以完全忽略不同编程语言/平台特性前期学习的障碍,无差别上手码代码。AI Coding 是今年完全跑出来的赛道,大家都看到了它的机会,以后没有一个程序员不需要 AI 辅助 Coding,而且 AI Coding 还能不断转换非程序员群体进来构建任意软件交互功能,想象空间很大,可以预料 25 年这个赛道会比百团大战更热闹。
- Prompt 的能力:看到 Glif 的 AI 梗图生成很惊讶,只需要输入工种比如“程序员”,LLM 就能生成信息量极大的针对这个工种的梗,当时感觉自己确实是 LLM 小白,LLM 本身存储压缩的信息量是巨大的。
- 视频生成:年初的 sora 震惊许多人,但第一次上手用视频生成才会真实感受到冲击,第一次用即梦的视频S2.0模型时,超高清和稳定的人脸运动属实惊艳,很容易做画面感很好的视频,一直想给小说《十日终焉》配个AI生成的小片,终于圆了这个念想。
- NotebookLM:生成的真实对话声音的真实性实在太强,一点AI味都没有。文字/图片/音频/视频,以后 AI 可以自由在多个模态之间自由切换,只要有源头内容,各种形态的展示都不会是问题。
播客
前两天小宇宙推送年度总结,看到今年我在上面听的总时长时很惊讶,166个小时,我已经成为播客的忠实用户了。想想也合理,一年200多个工作日,如果每个工作日上下班开车一小时听一小时,也有200多个小时。
网络上高质量内容一直在切换形态,从最开始的 blog,到后来的公众号知乎,在公众号和知乎泛化后,高质量的内容逐渐转移到播客上了,在海外更是这样,特别是AI前沿信息基本都在播客上,国内也逐渐是这个趋势,今年特别明显。
除了听几个AI相关的博客,听得最多的是半拿铁,内容做得太好了,有几个很喜欢的系列,包括任天堂往事、日漫史、改革开放系列。
改革开放系列让人看到整个路径的曲折,路线反复的历史背景,一大波有担当的政府官员推动历史,克服极大的困难才让改革开放走下去,听到最近一期成事后的片尾曲《春天的故事》时,竟有些动容。
日漫史和任天堂往事,也跟着它回忆了一下这些从小到大的精神粮食,任天堂不断把游戏欢乐带给更广泛的人,强大的创新能力,至暗时刻也能翻身,不愧是游戏界的神。日本漫画家没日没夜奋斗完成作品的干劲,这种投入强度和一根筋的热情,也只有日本能把漫画行业做出来。
游戏
今年玩过最好的游戏当然是《黑神话悟空》,远超预期,独有的中国文化之美,光看画面就是很大的享受,尤其是小西天,剧情音乐也都很顶,黄风岭陕西说唱、《壁上观》都很美,能玩到这样的游戏真好。不足的是难度没有循序渐进,开头的白衣居士卡得我差点放弃,后面反而障碍不多,但偶尔被 boss 卡还是挺难受。另外玩游戏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剧情,这么顶的剧情全靠外部解说,也不知是不是个传播策略。
看了黑神话悟空相关的访谈,一个体制以外冒出来的好的作品,都是极具个人色彩的,精品是靠一小撮人投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创造出来的。有黑神话悟空,国产 3A 大作有希望,但5年-10年内还会不会有其他精品出来,不太乐观,只能肯定的是大公司不会有。
物品
- 九号电动车,体验超预期,一线互联网水准的 APP 体验,停车自动锁,坐上自动解锁,二轮电动也跟上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步伐,生活中再也没有钥匙这个东西了。
- Vision Pro,年初在同事那里体验了一波 Vision Pro,效果很震撼,特别是演示的恐龙视频,3D 全景高分辨率带来真正身临其境的感觉,但它更像是一个概念机,长板很长,短板很短,希望苹果能坚持继续解决佩戴舒适度、成本价格问题,真正把这个领域做起来,还是很期待 Vision Pro 的体验能成为日常的时代,不知道10年后能不能达成,掐指一算 Google glass 都已经12年了,穿戴式设备的进度十分缓慢。
- meta 眼镜,Vision Pro 没那么快普及,但可以预见的是类 meta 眼镜接下来一年会爆发,可能是今年最吸引人的硬件,随时抓拍记录生活,叠加AI对话的概念,除了拍摄和AI,还有望部分代替掉 Airpods,绝对的爆款,期待国产卷出性价比体验都更高的版本,迫不及待想买了。
- Airpods 非入耳式的降噪,在飞机上效果极佳,至今每一代的Airpods 基本都买了,仍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产品。
- 米家智能家居,今年终于出了独立的电动窗帘,让我这没留充电位置的窗帘也能支持电动了,外加捣鼓了玄关灯、灯带,可惜楼盘自带的“智能“系统阻止了我进一步捣鼓,如果有机会装修房子,一定让全家都配好米家。
旅游
去了银川中卫,香格里拉,西双版纳,哈尔滨雪乡,成都(团建),中山,长沙。
银川中卫沙漠星星酒店,感受非常好,就算在五一假期,也是一片片空旷的沙漠没什么人,小朋友骑骑骆驼玩玩沙,很惬意。
雪乡在我印象中是前几年坑人口碑很差的形象,实际上超预期,雪景小镇很美,游玩设施也不错,没遇到什么坑人的场景,体验不错,可惜的是时间太短了,有机会可以再去。
香格里拉没想象中美,可能因为天气一直是阴天和下雨,偶尔的蓝天惊鸿一瞥是很漂亮,另外带着小孩没法去徒步,也没去雪山,就小小感受下藏族的风格。西双版纳很有泰国风味,热带雨林的感觉很明显,云南这两个地方的差异太大了。
成都的毕棚沟和香格里拉海拔都3000米以上,感觉没什么高原反应,明年可以去西藏了。
对成都和长沙印象都挺好,长沙五一广场方圆一大片人山人海,走哪都是商店大商场,都是茶颜悦色,夜夜笙歌,真是娱乐之都。
25年希望继续解锁世界地图。
小孩
跟同事聊娃,经常会聊出焦虑,不鸡娃不上奥数和考KET就上不了好的初中,而我们什么都没准备,让我有点担心是不是对娃太佛系了,到时会后悔,但每次想来想去最终还是不想让小孩太卷。大娃三年级作业开始变多,偶尔拖拉和烦躁,但总体上学习还是比较自觉的,成绩也不错,只要保持这个感觉,应该不至于太落后?
小娃5岁了,3-4岁有段时间专门气人,回看以前大娃也是一样有这样的时期,然后今年某个时候突然间感觉就长大了,讲理、能沟通,情绪控制也好一点了,甚至惊奇发现他学习也是挺认真的,超出预期的成长,很欣慰。
再次推荐洪恩系列 APP,小娃玩着玩着就学会了很多汉字/拼音/英文单词,以前大娃也是,这过程就是在不断玩游戏,玩的过程中学,好的学习就应该是这样。
一些喜欢的瞬间:
- 跟小娃的玩马里奥惊奇,一不小心挂了,小屁孩嫌弃地说“你会不会的,我来给你示范一下”
- 某次玩黑猴时卡在 boss 上,我吐槽打不过好烦,小娃在旁边一本正经纠正我说:“玩游戏是享受”
- 我的朋友圈开始收到来自大娃的评论,微信开始用得溜了,长大了,不想她那么快长大。
- 大娃二娃在家日常的吵吵闹闹。每当这时候就想起《IQ博士》里小云和小吉在屋子里翻天覆地吵闹的画面,真是太像了。以后我一定会怀念这样的场景。
其他
身体好了很多,中招咳嗽也就两次,健身断断续续,没坚持上。
今年大环境不太好,但困难总会过去,希望能保持乐观和学习心态,希望25年大家都能过得好~
很充实,一直在进步